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大足石刻岩壁上的《西游记》

  • 众落疏
楼主回复
  • 阅读:2609
  • 回复:3
  • 发表于:2016/2/26 10:56:57
  • 来自:重庆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大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大足中敖镇舒成岩道教石刻东岳大帝龛,龛口女神柳叶眉、丹凤眼,表情温婉动人,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 (甘霖/图)

       地理版曾经介绍过元代的太原龙山道教全真派石窟,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宋朝的道教石窟——大足石刻。宋代石窟在中国并不多见,目前仅在大足县有发现。大足石刻不是以佛教造像为主吗?然而充满了世俗风情的大足石刻怎么少得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各路道教神仙,此文揭开了大足石刻鲜为人知但又极为“贴地”的一面。

       幼时看《西游记》,读到猪八戒的故事,八戒官居天蓬元帅,后因得罪嫦娥仙子,被玉帝贬下凡尘,才变成这副模样,当时便想这天蓬元帅该是何等威武呢?在重庆市大足县的宋代道教石窟中,我找到了答案,在南山、石门山、峰山寺那些僻静的山头,童年神话世界里的千里眼、顺风耳、玉皇大帝、东岳大帝也在眼前一一浮现。

南山,寂寥中的华美



萧易在巴中水宁寺考察。 (袁蓉荪/图)

       1945年,一支由国学大师杨家骆、顾颉刚、马衡率领的14人考察队从陪都重庆来到大足县,顺着一条青石板路走进一个叫宝顶山的地方,眼前是一个杂草密布的洞窟。队员拧开手电筒,光束照在一个菩萨的脸庞上,她面容清秀,双目微闭似在沉思,只有花冠上的蜘蛛网与衣饰上厚厚的尘土,暗示着这里是一个尘封已久的佛国。几天后,考察队返回重庆,向全国宣布:“大足石刻湮没千载,此次考察队的成就,实与发现敦煌相伯仲”“考论其价值,以为可继云冈、龙门鼎足而三”。

       这次发现后,大足石刻作为中国宋代佛教石窟的代表作开始为世人所知,如今更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可有谁能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同样诞生了中国题材最丰富、雕刻最精良的道教石刻。如今,宝顶山、北山已是游人如梭,而在南山、石门山、石篆山、舒成岩、峰山寺僻静的山头,那些道教神灵至今仍不为人所知。

       大足县城的一北一南,分别有北山与南山,如果说北山梵音缭绕,那么南山就是清静宁谧了。2014年初秋的一个清晨,我来到南山时,狭长的石板路上铺满了落叶,踩在上面簌簌作响,一步一步引领着我走向朝拜之路,路的尽头有个古朴的院落,朱红色的木门紧锁,木门的那头,那些宋朝故事仿佛仍在活灵活现地上演着。

       八百多年前的一天,或许也是这样一个秋日,重庆府大足县乡贤何正言与妻子杨氏来到南山,当时的南山也叫广华山,修篁夹道,古树参天,山中有座玉皇观。何正言找到道长,声称自己愿意出资开凿石窟。道长对这位何大官人早有耳闻,在此之前,何正言已在大足各地广施功德,比如北山多宝佛塔中的第八、第九龛,就是他捐资的。何正言生活的南宋,老百姓既信道,也信佛,佛道诸神一同庇护着芸芸众生。

       何正言捐资的这龛,就是南山第4号“三清古洞”,高391厘米,宽508厘米,深558厘米,体量庞大,雕刻精良,堪称中国道教最繁复精美的龛窟,纵使何正言家境殷实,恐怕也难承受,于是道长安排同县人张全一与他一同成了功德主。“三清古洞”采用中心柱窟布局,龛口立有两根龙柱,中心柱上雕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造像,中心柱与后壁形成一个通道,通道两壁密密麻麻排列三百六十位灵感天尊。

       北宋末年,金人占据北方,宋朝皇室逃亡至临安(今杭州)建国,大量遗民随之南迁,其中就有不少工匠、画师。对打小就生活在大足的何正言而言,国仇家恨离他很是遥远,蜀地自古安定,纵使北宋灭亡对他的生活也没太大影响,只是县里来了几个北方来的工匠,乡邻都说他们手艺不错,开凿北山136窟的工匠胥安,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县)。或许,何正言延请的也是位北方匠师,这才能将中国北方早期流行的中心柱窟布局带入大足。

将错就错的玉皇大帝



与大足毗邻的安岳县鸳大镇,隐藏在山野农家旁的玄妙观道教造像。 (甘霖/图)

       “三清古洞”里,中心柱的侧面还雕了一幅“玉皇大帝巡游图”,玉皇大帝气宇轩昂,双手捧玉圭,立于瑞云之上。侍从有的执华盖,有的执日、月宝扇,有的高举幡、旌、幢,有的捧瓶、盆,簇拥着玉帝前行,那派头真如古时的皇帝出巡了。

        幼时读《西游记》,除了孙悟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玉皇大帝了,他掌管天地人三界,统率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托塔李天王、哪吒、四大天王、太白金星、王母娘娘等都是他的属下,连如来佛、观音菩萨都敬他三分。

       道教此前以“三清”为尊,为何到了宋代,玉皇大帝反而成了天庭主宰?它究竟有何来头?其实,早在南北朝道士陶弘景编纂的《真灵位业图》里,就有一位叫玉帝的神祇,它是元始天尊属神,位列右位第十九神阶,是个跑龙套的角色。中国人历来有祭天的传统,先秦文献中常称天为帝、上帝、皇天、昊天上帝等。这位叫玉帝的小神,纯属名字取得好,一来二去就与天帝、上帝混淆了,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元稹常以玉帝入诗,代指天帝。久而久之,传统信仰中的天帝和道教神祇中的玉帝逐渐合二为一了。

       当然,玉帝信仰的盛行还有着政治背景。唐朝皇室奉老子为祖先,宋朝皇室总不能祭祀先朝的祖宗吧?于是,宋朝皇室将玉帝列为国家奉祀对象,又以宋徽宗最甚,史书记载他常梦中与玉帝相见,后来干脆把玉帝与传统奉祀的昊天上帝合为一体,上尊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自宋徽宗以后,中国历代帝王对玉皇大帝并不感冒,说来也奇怪,玉皇大帝信仰却在民间扎下了根,成为老百姓最信奉的道教尊神。这种信仰在民间代代流传,难怪《西游记》里的玉帝地位如此崇高了。

       “三清古洞”左右龛口各浮雕6个圆龛,隐约可见螃蟹、狮子、一人牵马、天秤图案,游客往往大为惊奇,这不是十二星座么?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其实早就有十二宫的说法了: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大火、析木、星纪、玄枵、娵訾。道教以十二支辰配属十二宫,每一宫中有主神参将,主宰众生的寿命、福报、财运、灾难。现代人喜欢用星座占卜星辰,殊不知中国古人早就认为十二宫可以影响人生祸福了。如此说来,这位何正言,还是位占卜爱好者?

小人物的希冀与烦恼




大足白马乡石门山摩崖造像中的道教石刻。 (甘霖/图)


       儿子何浩自幼饱读诗书,早些年通过了乡试、府试两级选拔,只是参加礼部的进士科***未能擢第(故题记中称乡贡进士),虽说有点遗憾,倒也不劳何正言费心。在南山,何正言与何浩还捐资开凿了一龛“注生后土圣母”,她们是宋代主管生育的女神,宋人无不希望祭拜她们求得子嗣。让何正言发愁的,是否也因何浩未有子嗣?至少,石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想象空间。

       后土圣母雍容华贵,头戴凤冠,身着华丽的瞿服(宋史记载中后、妃的衣服),端坐在龙椅之上,左右各有一位圣母,可能是道经里记载的“卫房圣母”和“保产圣母”。石窟左壁有一位身着甲胄的神将,题记显示,他是“九天监生大神”,右壁有一位头戴金钗、身披霞帔的女子,便是“九天送子夫人”了。

       中国人常说“皇天后土”,与皇天崇拜一样,后土信仰早在先秦便已出现,他掌管大地,孕育万物,汉朝将后土列入国家祀典,成为与昊天上帝对应的大神。后土本是男神,古人认为天阳地阴,隋唐年间才逐渐被塑造成女神形象。宋代后土信仰尤为兴盛,宋人笔记中关于后土的记载就更多了,据说扬州城中的后土庙最为灵验。此时的后土,早已从威武赫赫的土地神转变成了生育之神,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神灵。

       何正言的生活轨迹终止于1154年。在北山观音坡第1号地藏、引路王龛中,我们找到了一则“亡……何正言”的题记,地藏、引路王菩萨一般为亡者而开,推测何正言死于1154年前。除了这些斑驳的题记,这位叫何正言的乡绅并未在史书中留下更多线索,我们无法得知,他去世前是否得偿所愿弄孙为乐。历史要感谢何正言,他的希冀与烦恼,为中国道教留下了两龛佳作。

石门山三皇洞,文弱南宋的见证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在大足县郊外的石门山,乡人杨伯高也为死去的父亲杨文忻开凿了一龛玉皇大帝像,他柳叶眉、丹凤眼,颌下一缕长须,头戴冕旒,身着圆领长袍,双手捧玉圭。题记显示,杨文忻享年八十岁,于1146年12月20日辞世,杨伯高在龛口留下了自己的供养人像,他头扎方巾,身着尖领窄袖衣——这是南宋下层百姓的常见装束。

       石门山的这龛玉皇大帝是个小龛,倒是龛口高182厘米的神将很是威武,肌肉健壮,青筋突起,近乎赤身裸体,左边的千里眼眼睛硕大,瞪得如铜铃一般,似在张目远望;右边的顺风耳全神贯注,似正聆听着千里之外的动静。《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孙悟空潜入东海,找龙王借兵器,寻得如意金箍棒,龙王到玉帝处告状,千里眼、顺风耳才道出齐天大圣原来是“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封神演义》第90回“子牙捉神荼郁垒”里,也有棋盘山桃精、柳鬼高明、高觉借轩辕庙顺风耳、千里眼刺探周朝军情,让姜子牙一筹莫展的情节。

       石门山位于石马乡石门村,从大足县城出发,东行约20公里,公路旁有个锈迹斑斑的指示牌:“石门山”,从这里走上一条机耕道,路的尽头,竹林掩映着一个古朴的四合院,就是石门山了。石门山虽是世界文化遗产,却终日铁门紧锁,没什么游客,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孤独的小院在中国道教石窟史上的价值——石门山现存道教石窟4龛,除了玉皇大帝,还有三皇洞、东岳大帝宝忏经变、五通大帝,每一龛都是中国道教石窟独一无二的佳作。

       三皇洞也称圣府洞,高301厘米,宽390厘米,深780厘米,是大足乃至中国道教石窟体量最大者,被誉为“中国道教造像的绝巅”。三皇洞命运多舛,清乾隆六十年(1795)夏日的一个夜晚,三皇洞窟顶与右壁在暴雨中坍塌,虽于当年修复,几十尊精美绝伦的造像或不知所踪,或身首异处,或仅存一手一足,徒留半壁遗憾。

       三皇洞正壁雕刻三皇,关于它们的身份,有天皇、地皇、人皇,神农氏、轩辕氏、伏羲氏,天官、地官、水官诸多说法,而又以天、地、人三皇之说最为流行。三皇柳叶眉、丹凤眼,飘然似仙,头戴通天冠,外着宽袖大袍,端坐于龙椅之上。左壁上层雕有28位天人像,或坐或立,或怀抱如意,或手捧玉圭,对应二十八星宿;下层有五位文官,面容清秀,丹凤眼微睁,柳叶眉上挑,超凡脱俗的仙家风范扑面而来。

       三皇洞中名气最大的,或许是洞中的护法神——天蓬元帅,也就是读者们熟悉的猪八戒。落魄前的天蓬大元帅,那可是威风八面:他怒目横眉,三头六臂,钺斧、弓箭、剑、铎、戟、索六件神器分别握在六臂之中。三皇洞中还有三位护法神将,即天猷副元帅、佑圣真君、翊圣真君,它们与天蓬大元帅合称“北方四元帅”“北极四圣”。

       在南宋,不少神灵由于王室的推崇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就包括“北方四元帅”。宋人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写道,宋高宗赵构昔日为康王时,曾作为人质出使金国,队伍刚走出城门,有奴婢看到四位金甲神人护卫康王,赵构后询问方士才得知这是天蓬、天猷、佑圣、翊圣四圣。《南渡录》也记载,赵构从金国军营逃出,途中在磁州崔府君庙休息,梦见崔府君告知追兵将至,并以泥马送他渡江,为了感谢救命之恩,赵构敕封崔府君为“护国显应兴福普佑真君”,专门在临安城建了一座“显应观”加以供奉。在北方,金朝一直是宋朝皇室的梦魇,南渡后也只有靠称臣称侄、纳币岁贡来获得短暂的安宁,宋朝皇室将希望寄托在这些虚无缥缈的神灵上,希望他们能庇护子民、保疆卫土。三皇洞中那些威武赫赫的武将,反而成了南宋王朝孱弱无能的见证。

       大足宝顶山众多佛教龛窟中,也夹杂着一铺长约680厘米的道教龛窟,其中一尊兽首人身,手持巨锤做打雷状,它是雷公,周围还有电母、雨师、风伯。古人认为雷声出自天鼓,并假想出一位掌管天鼓的雷公,后又创造出电母作为它的配偶,雨师、风伯同样来源于自然崇拜。《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孙悟空在车池国与妖怪国师斗法,就曾召来雷公、电母施法招雨。

       宋代是中国道教神系大发展的时期,许多中国人熟悉的神灵在此时被纳入道教,比起南北朝、隋唐,此时道教石窟的题材五花八门、蔚为大观。尤为重要的是,大足道教石窟的神灵,许多是柳叶眉、丹凤眼的,秀丽清纯、飘逸清奇——在中国传统的绘本、小说中,柳叶眉、丹凤眼一直是国人喜闻乐见的形象,呈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北方、中原的岩壁上留下了诸多石窟,但在我看来,大足道教石窟才是“最中国”的石窟,纵然数目不多,中国人的形象、审美、气度、信仰,却早已清晰可见,源远流长。

作者:萧易
  
  • 众落疏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2/26 11:07:36
  • 来自:重庆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名不虚传
  
  • 方若愚
  • 发表于:2016/2/26 13:11:56
  • 来自:重庆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大足石刻,名扬天下
  
  • 两根拐的日子
  • 发表于:2016/3/4 0:37:02
  • 来自:重庆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些国家要好好看管,好多地方都风化咯,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