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一颗丹心向祖国:记大足籍志愿军战士王耳昌

  • 方若愚
楼主回复
  • 阅读:42956
  • 回复:74
  • 发表于:2016/4/13 10:24:01
  • 来自:重庆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大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年过八旬的王耳昌近期回到大足,特意游览了南北二山。 


一颗丹心向祖国
——记大足籍志愿军战士王耳昌


  他,从大足的一个小山沟走出,当过放牛娃,喝过野菜汤;他,14岁当兵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抢救伤员,经历生死;他,脱下军装却心系祖国的明天,培养孩子,组建《小主人报》记者站。
  30年从戎,他是最可爱的人!30多年义务当《小主人报》的指导老师,他依然是孩子心中最可爱的人!
  他就是大足籍志愿军战士王耳昌。年过八旬的他近期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坦言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在大足建立一个《小主人报》的记者站,为家长的孩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苦难的童年读书是唯一的慰藉
  1936年,王耳昌出生在三驱镇板桥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排行老三。
  一贫如洗的王家,只有一间茅草房,一头小水牛。父亲、兄长没日没夜地干活,也没能改变家庭的窘况。
  生活虽然清苦,但王耳昌眼中的故乡,依然美丽可爱。放牛,饿了摘野果。割草,累了就读书……
  读书也成了王耳昌童年最美好的事情。4岁开始,他就跟着哥哥一起读书。稍大一点,天不亮,哥哥就背着他,一起上学。
  三驱金顶寺,曾是王耳昌幼年时读书的地方,许多优秀的地下共产党员曾在这里执过教鞭。也就是在这里,王耳昌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
  小学还没念完,王耳昌就凭借优异的成绩,同时考上了足中和足师。最后,他选择了足师,成了全校1000多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学生。那一年,王耳昌12岁。

14岁参军上前线
  因为年龄小,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对王耳昌都特别的“宠爱”,而穷苦家庭出生的他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不论是学习,还是演讲比赛、才艺表演,王耳昌都表现优异。
  学校里,有很多思想进步的同学,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经常组织同学们一起演唱革命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听到这些,王耳昌就特别激动。他说,在师范学校读书,政府支持他优厚的助学金,不然贫苦家庭的孩子怎能有这么好的机会读书。所以,他向往部队,对革命***充满崇拜之情。
  于是,当看到校门口张贴的西南军政大学招生广告时,没有片刻犹豫,他决定要去报考。
  成绩优秀,政治审查合格,1950年,时年14岁的王耳昌成了西南军政大学(随校)小小班学员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半年学习结束后,因为年龄小,王耳昌被分配到了卫生队。
  告别家乡,告别亲人,王耳昌脚穿草鞋,跟随部队,爬过歌乐山,乘上木船,经过长江三峡,途径武汉,坐煤罐车一直到达华北平原,进行军事大练兵。
  1950年的冬天,华北平原到处白雪皑皑。王耳昌所在的刘邓大军,第十二军在此进行冬季大练兵,卫生队则进行了医疗卫生战线上的野战医疗急救大训练。战伤急救,包扎止血,固定搬运……
  经过严格的军训,换上新式的武器装备,第十二军又从华北乘坐煤罐车开往东北。
  鸭绿江边,庄严而隆重的誓师大会上:请祖国人民放心,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全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女……14岁的王耳昌懂得了什么叫保家卫国,懂得了什么叫视死如归。

铭刻心中的首长遗言
  1951年3月25日深夜,冒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淌着奔腾的鸭绿江水,王耳昌跟随部队出发了。
  战场上的生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意义。
  1951年春天,天上敌机轰鸣,炮弹就在身边,王耳昌跑步夜行军半个多月,投入到第五次战役中。在紧急强渡昭阳江时,江水猛涨又没有船只。王耳昌不会游泳,体重只有80斤的他,咬紧牙关,把救命粮炒面高高举在头上,冲向江中。江水越来越深,浪越来越大。快到江中心时遇到一个大漩涡,瘦弱的王耳昌眼看就要被江水吞没,医疗救护班长何勋紧紧拉住他:“小王,坚持住!”然而,江水猛冲,脚不着底,王耳昌肚子灌满了江水,水呛着他的鼻子极其难受。紧急时刻,身强力壮的卫生干部张干事把他抱起扛在了肩上。
  1951年夏天,王耳昌是刘邓大军12军35师里一支前线野战医疗队里的战地救护员。昭阳江畔1050米的加里高山,这是一条死亡封锁线。敌人布满地雷、铁丝网等军事设施。103团、104团、105团紧密配合,战斗异常残酷,野战医疗队24小时昼夜不停抢救伤员。1050米的山顶上,王耳昌救助首长,首长却用身体来掩护医疗救护队员。
  副团长赵切源为转移伤员而壮烈牺牲。弥留之际,他对王耳昌说:“小王呀,战争胜利凯旋回国后,可要把青少年带动起来呀,把我们可爱的祖国建设好,决不能让侵略者的炸弹再一次炸在我们的国土上啊……”多少年过去了,这些话都一直刻在王耳昌的心里,回响在他的耳边。
  抗美援朝的前线,激烈的战斗,王耳昌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也更明白的生命的意义。

脱下军装培育祖国花朵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王耳昌凯旋回国。经过严格的挑选,他被选上参加全国军医培训,继而在杭州、南京、北京等地学习。党组织还特派他到南京中医院学习深造,使他的医疗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使其能胜任上海警备区基层医院的医疗工作。
  1980年,王耳昌从部队转业到上海冶金工业局,在下属某单位任医疗保健站站长。脱下陪伴自己30年的军装,王耳昌自己都没想到,接下来的30多年,他会与《小主人报》结缘,与孩子为伴。
  《小主人报》是中国第一张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自己采访、插图、摄影、编辑的报纸,于1983年7月15日在上海创办,在中小学生中反响良好,2001年1月被共青团中央确立为中国少先队队刊。
  1984年,一次大型的国际红十字会上,王耳昌看到两个孩子在现场采访。10岁的男孩叫任宇翔,7岁的女孩叫李丽,王耳昌被两名小记者的口才和出色表现所吸引。
  此时的《小主人报》刚创办不久,既好奇又充满疑虑的王耳昌只身来到了《小主人报》的编辑部。“我是志愿军复员***,我想为《小主人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培养祖国的花朵出一份力,请给我这个机会!”
  作为《小主人报》的创始人,朱杰士对王耳昌表达了由衷的欢迎和感谢。也就是从那天起,王耳昌积极筹备《小主人报》长白小记者站(王耳昌所居住的地方为上海市杨浦区长白街道)。
  朱杰士说,《小主人报》经济困难,无法为长白记者站的筹建提供经费,王耳昌不要报酬,一边筹建小记者站,一边热情指导并带领小记者四处采访。他还跑遍了杨浦区的中小学校,发展小读者、小记者。
  “回国后,把青少年带动起来……”王耳昌说,这不正是部队首长的谆谆教导吗。
  王耳昌陆续从各个学校招收了一批基础好,年龄在10岁左右的孩子,又从街道争取到极少的活动经费,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1985年,长白记者站终于成立了。
  从此,王耳昌就把全部的经历和并不宽裕的收入,全部投入到了记者站的建设中。孩子们饿了,他花钱买点心吃;孩子们渴了,他买冷饮。采访路上,孩子累了,他就背着走……王耳昌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小主人报》的事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所指导的长白小记者站的小记者,不仅在《小主人报》上发表稿件,他们采访的文字、图片还经常见诸《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
  “长白小记者站的小记者们成为当年最活跃的一支小记者队伍,长白小记者站也成为全国小记者站中的佼佼者。”朱杰士这样评价。
  30多年过去了,在王耳昌的培养下,记者站的小记者们一批批成长起来,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刻苦学习,后来都成为了优秀人才。
  当兵30年,为《小主人报》义务工作30多年,王耳昌心中最想的还是故乡。“过去回来都是蜻蜓点水一样,来去匆匆。”王耳昌说,年初,他回到大足,到处走走看看,深刻感受着家乡的巨大变化。如今,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足建立一个《小主人报》的记者站,为家乡的孩子们做一点贡献!记者张玮文/图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安全联盟